前文提及孩子【鬧情緒】的外在原因很多,但其實根本的原因跟孩子大腦的運作有關,不同的孩子遭遇相同狀況,卻出現不同的情緒反應就是明證,雖然從小家庭教養可以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但往往大部分的媽媽會在責罵或者完全順應孩子要求的兩種極端中掙扎,而且媽媽們自己也會有情緒嘛!因此對待方式會受到自己情緒影響可以理解。
最常見的例子是孩子在街上看到玩具想要買鬧情緒時,媽媽心情好,可能會在孩子哭鬧幾次後就買給他,但遇到媽媽心情不好時,可能就會責罵或直接拉走。
但對於孩子而言,不一致的處理方式會形成不同經驗,產生認知上的困擾,對於成長中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無所適從,反之如果媽媽很了解自己孩子大腦的運作機制,用聰明的方法一致性的對待,就能逐漸幫助孩子提升控制情緒的能力,本文將從孩子鬧情緒的根本原因及聰明對待的方式,提供媽媽們正確具體有效的建議。
情緒並非壞事,聰明正確的引導會對孩子成長影響至鉅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更需要情緒出口,事實上情緒每天都在幫助我們決策,甚至保護著我們,恐懼的情緒會讓我們避開危險;同情心會讓我們為別人付出;需求的情緒會讓我們更努力,正面的情緒發展及負面的情緒控制對孩子未來發展影響至鉅。
孩子爆發情緒並非不好,這反而是一個讓他們學習控制情緒的機會,資深大腦幼教專家洪蘭翻譯的【大腦的秘密檔案一書】提及,不斷刺激及活化專門抑制大腦情緒中心杏仁核的細胞,會幫助孩子學習控制自己情緒。只是父母要透過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和引導。
直接滿足孩子要求來解決孩子鬧情緒絕非可取之道,這樣只會讓孩子習慣靠鬧情緒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以下會提供其他較聰明有效的方法:
鬧情緒根本的原因主要在孩子大腦的【前額葉】
位於頭部前方的【大腦額葉】主管人類的精神及思考,屬於孩子的先天性格,情緒跟【大腦額葉】細胞量分配、敏銳度、左右腦平衡都有關。
人類大腦的右腦較感性;左腦較理性,右腦細胞較敏銳及活躍的孩子,當想得到卻無法得到時,當被父母批評及否定時,容易爆發情緒。
與之相反,左腦較敏銳孩子對於不合理,不公平,權威式的教養較容易爆發情緒。
左右腦不平衡,訊息傳遞能力不足的孩子容易卡在情緒之內。另外大腦學習敏銳度越高的孩子越敏感,學習力越強,但也相對較容易產生情緒波動。
情緒處理的核心法則與步驟
媽媽們回想一下,當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時,如果情緒沒有被接納,只會產生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媽媽們在家庭生活與丈夫孩子相處,相信非常能體會這句話,因此當孩子鬧情緒時,媽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接納孩子的情緒】,之後為了讓孩子不要一直卡在負面情緒內,第二步要做的是【分散孩子注意力】,讓他盡快從負面情緒脫離出來。然而這兩個步驟只是首要原則,針對不同思維類型大腦運作機制的孩子,使用不一樣的方式對待就是智慧。
【先天性格】不同的孩子,處理方式要不一樣
目前科學家已發現大腦運作機制可以分成15~20種不同的思維類型,相對性的影響孩子偏向不同需求及行為模式,以下針對比較常出現的思維類型表列有效及適合的處理方式:
孩子大腦
運作機制
(先天性格)
|
特質及期望
|
接納情緒方式
|
分散注意力方式
|
右腦較敏銳
孩子
|
需求被滿足
|
安撫+同理+擁抱
|
給予他可以滿足的其他需求
|
左腦較敏銳
孩子
|
合理及公平
|
安撫+尊重
(開放式詢問) |
跟他約定並給予選擇權
|
認知型
孩子
|
理解+認同
才會接受
|
安撫+尊重
(開放式詢問)
|
跟他約定並給予選擇權
|
模仿型
孩子
|
被讚美
被認定
被需要
|
安撫+動之以情
|
讚美,認同
告訴他媽媽的期待
|
逆向思考
孩子
|
跟別人不一樣
|
安撫+告訴他其他小孩都怎樣,媽媽相信他會不一樣
|
詢問他下次要怎麼做比較好
|
跳躍性思考
孩子
|
有趣及變化
|
安撫+不斷跟他說其他有趣的事
|
提供有趣及變化的事情
|
開放型
孩子
|
有趣及變化
時間過去就會忘記
小獎勵
|
安撫+不斷跟他說其他有趣的事
|
提供有趣及變化的事情+等待+小獎勵
|
實際例子
以下舉孩子在賣埸中看到一個玩具想要買,媽媽不同意就大哭為例子,讓媽媽們更了解如何實際操作和聰明對待:
孩子大腦
運作機制
(先天性格)
|
處理方式
|
右腦較敏銳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媽媽也感到很難過(同理心),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等一下回家後,媽媽陪你玩積木來補償好不好?」(提醒孩子有別的東西可以滿足他的期待)
|
左腦較敏銳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不過你家裡已經有類似的娃娃和狗狗,你先不要哭,媽媽答應等一下回家後陪你一起玩,你想要媽媽陪你玩娃娃和是陪你玩狗狗呢?你來決定!」(約定並給予選擇權)
|
認知型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不過你家裡已經有類似的娃娃和狗狗,你先不要哭,媽媽答應等一下回家後陪你一起玩,你想要媽媽陪你玩娃娃和是陪你玩狗狗呢?你來決定!」(約定並給予選擇權)
|
模仿型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如果你一直哭下去,很多人會看著我們,媽媽會很難堪不知怎麼辦?不過媽媽知道你一向是很乖的孩子,會了解媽媽心情對不對?」(告訴他媽媽的期待)
孩子停止哭泣後,大大的讚美他控制情緒的行為:「小明竟然不哭鬧了耶,真的長大了!媽媽好開心!」
(讚美,認定)
|
逆向思考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如果是一般的孩子,他一定會不停的哭鬧下去,不過我相信小明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你會想到別的辦法對不對?下次你想要買玩具,你覺得怎樣做會比較好呢?」
(引導孩子透過別的方式爭取到他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哭鬧)
|
跳躍性思考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來!你知不知道為什麼……」跟孩子玩腦筋急轉彎或其他有趣的小遊戲分散他的注意力。(提供有趣的事)
|
開放型
孩子
|
接納並按撫孩子的情緒,並說:「我很了解你得不到這玩具,內心一定很難過,我們來抱抱。」
緊抱孩子後繼續說:「來!你知不知道為什麼……」跟孩子玩腦筋急轉彎或其他有趣的小遊戲分散他的注意力。(提供有趣的事)
或者在狀況容許下,針對他成功的控制情緒,給他一點小獎勵:「小明竟然不哭鬧了耶,真的長大了!媽媽等回家獎賞你,給你吃冰淇淋。」(小獎勵)
|
不過孩子鬧情緒當然不是一兩句話就能立刻解決,但只要按照上面的方向原則來做,處理的時間會越來越縮短,這表示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逐漸進步。
以上不同的處理方式適合不同【先天性格】的孩子,效果會完全不一樣,但【先天性格】是比較性而非絕對性的,基本上按照上述步驟處理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們會發現,個性越不同的孩子,效果差異會越明顯,媽媽們可以試試看。
有些媽媽可能會問:「但我不知道孩子【先天性格】屬於那一類型怎麼辦?」
父母可以透過生活觀察來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屬於那一類型。但準確率=專業x時間,就是花越多時間觀察及測試才會越準確,之後我們也會繼續撰文提供專業部分,媽媽請耐心等待。另外媽媽也可以透過更科學的【天賦智能檢測分析】來確實了解孩子的先天性格。
撰文者為認證之【兒童發展全腦開發師】及【天賦智能檢測分析師】,版權所有,歡迎分享連結,但改編及翻傳必究。
好文分享: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複製以下連結給有需要的朋友,讓他加入天賦達人,我們會每周定期提供專業教養文章及教材。
天賦達人所有文章列表連結
https://goo.gl/iGNHY6

歡迎你透過Line提出任何疑問,我會盡快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