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屬於認知型嗎?
讓認知型孩子提升專注
聽話照做不鬧情緒的方法
前文提及,每一個孩子大腦的運作思維機制及天賦都不一樣,其中影響孩子最鉅的是主管他精神功能的【前額葉左右腦】,形成孩子的4大類15~20種先天性格。
這篇文章先和大家分享【前額葉左右腦】思維類型均為【認知型】之孩子的特質及對待方式。
【認知型】先天性格的特質
1.
理解+認同才會去行動。
2.
到了小學後還常常喜歡問:為什麼?
3.
認為合理才會去做。
4.
擁有探索精神,喜歡自己發現,領悟,不喜歡別人直接告訴他答案。
5. 吃軟不吃硬,須以柔性訴求,讓他自己體會去做。
6.
常擇善固執,據理力爭。
7.
個性較獨立果斷,具有高度開創力和領導力。
8.
主觀意識強,較以自我為中心,常被誤以為太主觀,不易溝通,有些頑固。
9.
必須用說道理方式來強化其學習動機。
10. 0~16歲時制約和引導是關鍵。
媽媽們可以透過生活觀察看看自己孩子是否屬於【認知型】?但以上僅指先天性格【前額葉左右腦】,大腦其他8個腦區的不同思維方式亦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現,如果要準確度80%以上,建議透過天賦智能檢測來確認。
如何引導和提升專注力
【啟發式學習法】:
適合美式教育,多讓他思考,像朋友般尊重及對待,不要直接給答案,對話時多用開放式問答,詢問他的想法,引導他去做時使用選擇題,給予他選擇決定權,少用是非題及直接高壓式灌輸觀念,他會很反彈,依據年齡及認知程度給予不同解釋和引導。
【動機目標學習法】:
給予充分的理由,以獎勵方式來設定目標,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進度及計畫完成,賦予足夠的決定權,但12歲之後儘量減少以物質引發其動機,避免他養成談條件的習慣,改為以努力,進步及成就感等激勵其內在動機。
【激勵學習法】:
鼓勵他養成自我設定目標的習慣,約定後達成就給予獎勵,未達成就需受懲罰,但要體會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多引導詢問;少批評責備,教育他從跌倒中爬起,從失敗中學習。
鬧情緒時如何對待
1.
切忌用軍事化的管教方式,會更易引爆情緒和怨恨。
2.
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上,以同理心接納其情緒。
3.
安撫時像對朋友般對待,要按照【情à理à法】的順序,順序不對會越鬧越兇,會越打越皮。
4.
加強將心比心的觀念,多運用「我」來表達媽媽自己心情而非道理,例:「你這樣做媽媽很傷心」
5.
因自尊心強,好面子,吃軟不吃硬,要給他台階下。
6.
用詢問及點醒的方式來互動。
透過他生活和平常互動來觀察孩子
孩子的先天性格特質是相對性而非絕對性的,就是每個類型也會有其他類型孩子多多少少相同的特質,但因為以上是【認知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強的特質,因此用相應的對待方式會事半功倍,瞭解才能治理,媽媽們可以透過生活及孩子與兄弟朋友的互動來觀察孩子的類型,但這需要耐心和時間來測試,最快速和準確的方式則是透過【天賦智能檢測】。
下次的文章我會針對最常見的【模仿型】孩子,分享其特質及對待方式,敬請期待。
好文分享: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複製以下連結給有需要的朋友,讓他加入天賦達人,我們會每周定期提供專業教養文章及教材。
天賦達人所有文章列表連結
https://goo.gl/iGNHY6
1.輕鬆檢示本網站所有文章列表連結

遊戲教材範例圖
歡迎你透過Line提出任何疑問,我會盡快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