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不足的各種因素及對策(上)
前文提及要改善孩子專注力不足,最重要是按照孩子大腦的不同思維類型來啟動他想要做那件事的動機,這部分我會在11/10的文章更詳細的說明如何去做,不過因為影響孩子專注力還有其他6種因素,要找出孩子專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一一排除,我透過本文先一一詳細說明。
1.情緒:
情緒會嚴重影響孩子專注力及學習效果
我們的大腦是一團神經,連接整個身體的神經網絡,且不同腦區主管不同功能,而我們必須靠這些縱橫交錯的神經來傳遞訊息,才能吸收資訊>構成知覺經驗>思考>決策>行動,而專注就是這樣的一種持續大腦運作過程。
大腦科學家發現:大腦會分泌各種神經傳導物質,尤其當我們快樂、幸福、興奮的時候,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量會大增,幫助大腦更快接收及傳遞訊息,同時也防止訊息漏電的狀況發生。
因此當孩子充滿正面情緒(開心、興奮、挑戰、成就感、贏、自信)時,專注力、學習力及記憶力都會大幅提升,反之充滿負面情緒時(壓抑、生氣、恐懼、沉悶、低落、輸、失去自信)時,專注力、學習力及記憶力就會大幅下降,所以讓孩子專注於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透過遊戲和有輸有贏競爭來學習。
2.運動和營養:
適當的運動能提升專注力
同樣,適量的運動會讓大腦產分泌腦內啡以及大量神經傳導物質,讓孩子產生愉悅的感覺,也能幫助提升孩子專注力。尤其是運動不足的孩子,精力和情緒沒有發洩出口時,會讓他在學習時無法專注。
大腦需要的各種營養
大腦需要的各種營養非常多,本文先說明最重要的兩種,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以OMEGA-3脂肪酸為最佳)。
蛋白質用來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可以從蛋黃、紅肉、豆類和海鮮取得。
不飽和脂肪酸用來修護大腦神經元細胞的髓鞘絕緣體,就是防止漏電(訊息流失)的意思,可以從亞麻仁油、蔬菜油取得。
OMEGA-3脂肪酸可以從深海魚油或磷蝦油取得。
亞麻油酸:OMEGA-3脂肪酸建議比例為1:2
之後我還會撰文更詳細說明大腦所需的各種營養,這些營養都與大腦專注力息息相關。
3.孩子的先天感觀學習類型:
孩子視覺聽覺身體學習力的優弱勢
造物者透過遺傳基因創造每個孩子時,都有賜下屬於他的天賦,請相信我,你的孩子絕對不平凡,而影響孩子天賦的其中一個重大的因素就是孩子的【先天感觀學習類型】,也就是孩子吸收外界資訊的能力。
人類透過視覺、聽覺、身體感覺和味覺嗅覺觸覺等來吸收外界資訊,累積認知和經驗,其中跟專注和學習有關的最重要6種包括:視覺辨識理解力、視覺感受力、聽覺辨識理解力、聽覺感受力、身體辨識理解力、身體感受力。
有些孩子觀察力很強,有些孩子聽一聽就能理解,有些孩子擅於用手操作來學習,透過自己的優勢感觀來學習當然會比較駕輕就熟,也更容易累積成功經驗,而成功經驗能大幅提升孩子去做的動機,因此會大大提升其專注力。
另外附帶一提:體覺強(身體辨識力、感受力)較強的孩子,他們學習時身體本來就愛動來動去,但這並不表示他不專注,你強迫他乖乖坐著學習反而讓他無法專注而效果變差,這樣的孩子必須透過更多的運動來改善。
強者更強,弱者補足,因材施教
因此了解孩子的【先天感觀學習類型】非常重要,讓強者更強、弱者補足,不過,先天感觀學習類型跟大腦的腦細胞在各個腦區的分配量有直接密切的關係,這部分必須透過科學化的智能檢測才能確實了解。
由於篇幅所限,我會在下一篇文章繼續說明其他影響孩子專注力的3大因素:環境、優勢學習腦波及專注力品質,敬請期待。
最後再一次跟媽媽們強調,了解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一一排除。
撰文者為認證之【兒童發展全腦開發師】及【天賦智能檢測分析師】,版權所有,歡迎分享連結,但改編及翻傳必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